烯啶虫胺、农药、杀虫剂
烯啶虫胺
烯啶虫胺是一种新型的杀虫剂,属于氨基甲酸酯类农药,具有广谱、高效、低毒、低残留等特点,被广泛应用于农业生产中。本文将介绍烯啶虫胺及烯啶虫胺的作用与功效,以及常见配方和使用方法。
烯啶虫胺主要作用于昆虫的中枢神经系统,抑制神经递质的释放,导致昆虫神经兴奋性下降,最终死亡。烯啶虫胺对多种害虫均有较好的杀灭效果,如蚜虫、白粉虱、卷叶蛾、小菜蛾等。
烯啶虫胺的优点在于其低毒、低残留,对环境和人体无害。烯啶虫胺具有较长的持效期,可持续控制害虫,减少农药使用量,降低农业生产成本。
1. 烯啶虫胺水剂
烯啶虫胺水剂是一种常见的配方,其有效成分含量一般为5%~10%。使用时,将适量的烯啶虫胺水剂加入水中,充分搅拌均匀后喷洒在作物上,每亩用量为50~100克。
2. 烯啶虫胺可湿性粉剂
烯啶虫胺可湿性粉剂是一种易于悬浮的配方,其有效成分含量一般为5%~20%。使用时,将适量的烯啶虫胺可湿性粉剂加入水中,充分搅拌均匀后喷洒在作物上,每亩用量为50~100克。
3. 烯啶虫胺颗粒剂
烯啶虫胺颗粒剂是一种易于使用的配方,其有效成分含量一般为5%~20%。使用时,将适量的烯啶虫胺颗粒剂均匀撒在作物根部,或者混入土壤中,每亩用量为50~100克。
1. 使用烯啶虫胺时应注意保护好自己的皮肤和呼吸道,避免接触和吸入农药。
2. 使用烯啶虫胺时应按照说明书上的用量和方法进行使用,不要超量使用。
3. 使用烯啶虫胺时应注意防止污染水源和土壤,避免对环境造成污染。
烯啶虫胺是一种优秀的杀虫剂,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在使用时,应注意保护好自己和环境,遵循正确的使用方法和用量,以达到最佳的杀虫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