氯胆萘乙酸:作用与功效

惠农大数据2024-10-221.24 K阅读

氯胆萘乙酸

氯胆萘乙酸是一种广谱杀菌剂,可用于防治多种作物病害,如水稻纹枯病、小麦赤霉病、玉米锈病等。其作用机理是通过抑制真菌细胞膜的合成和功能,从而阻止真菌的生长和繁殖。

氯胆萘乙酸的主要功效包括:

1. 高效杀菌:氯胆萘乙酸能够迅速杀死多种病原真菌,有效控制作物病害的发生和传播。

2. 持久防治:氯胆萘乙酸具有较长的防治期,能够持续保护作物免受病害侵害。

3. 安全环保:氯胆萘乙酸对人畜无害,不会对环境造成污染。

氯胆萘乙酸:最佳使用时间

氯胆萘乙酸的最佳使用时间取决于作物品种、生长阶段和病害类型。氯胆萘乙酸可在作物生长期内的任何时候使用,但最好在病害初期或发病高峰期使用,以达到最佳防治效果。

对于水稻纹枯病,氯胆萘乙酸可在拔节期至抽穗期使用;对于小麦赤霉病,氯胆萘乙酸可在拔节期至灌浆期使用;对于玉米锈病,氯胆萘乙酸可在玉米生长期内的任何时候使用。

氯胆萘乙酸:使用方法和用量

氯胆萘乙酸的使用方法和用量应根据作物品种、生长阶段和病害类型进行调整。氯胆萘乙酸可通过喷雾、灌溉、浸种等方式施用。

对于水稻纹枯病,可在拔节期至抽穗期每亩用量为50-75克;对于小麦赤霉病,可在拔节期至灌浆期每亩用量为50-75克;对于玉米锈病,可在玉米生长期内的任何时候每亩用量为50-75克。

需要注意的是,使用氯胆萘乙酸时应按照说明书上的用量和方法进行施用,避免超量使用或误用。

亩产万斤优质红薯高产栽培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