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药、吡蚜酮、杀虫剂
吡蚜酮
农药吡蚜酮的作用
吡蚜酮是一种杀虫剂,主要用于防治吸食植物汁液的害虫,如蚜虫、白粉虱、卷叶蛾等。吡蚜酮的作用机理是通过干扰害虫神经系统的正常功能,使其失去食欲、运动能力和繁殖能力,最终导致害虫死亡。
农药吡蚜酮介绍
吡蚜酮是一种新型的杀虫剂,属于氯化酰胺类化合物。它具有高效、低毒、低残留等优点,对目标害虫有较好的防治效果,同时对非目标生物的影响较小,不会对环境造成污染。吡蚜酮的化学名称为(2R,3S)-2-(6-chloro-3-pyridyl)-3-(4-chlorophenyl)oxirane,分子式为C14H10Cl2NO,分子量为304.14。
农药吡蚜酮的常见配方以及使用方法
吡蚜酮常见的配方有吡蚜酮乳油、吡蚜酮水分散粒剂、吡蚜酮可湿性粉剂等。吡蚜酮乳油是最常用的配方之一,其有效成分含量一般为5%~10%。使用时,将吡蚜酮乳油按照规定的浓度稀释后,喷洒在作物叶面上,或者通过灌溉、喷雾等方式施用。
吡蚜酮的使用方法如下:
1. 在使用前,应仔细阅读产品说明书,了解吡蚜酮的使用方法、注意事项和安全措施等。
2. 根据作物类型、害虫种类和发生程度等因素,选择适当的吡蚜酮配方和浓度。
3. 在使用吡蚜酮前,应先进行小面积试验,以确定其对作物的安全性和防治效果。
4. 在施药时,应注意保护好自己的皮肤、眼睛和呼吸道,避免吸入或接触吡蚜酮。
5. 施药后,应注意观察作物的生长情况和害虫的死亡情况,及时调整施药量和频次。
吡蚜酮是一种高效、低毒、低残留的杀虫剂,可以有效地防治吸食植物汁液的害虫。在使用时,应注意选择适当的配方和浓度,遵守使用方法和安全措施,以确保防治效果和安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