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一轮“上山下乡”要来了?国家鼓励4类人才返乡,农民要致富了

惠农大数据2023-08-2352阅读

农村想要快速发展,不仅仅要靠内生力量,更重要的是要全社会来推动其发展,这样乡村振兴有望,农民致富有望,提振消费有望,从而回馈到国家的发展之中!

2023年已经过去大半,今年以来很多人都感觉到经济压力增大,这和国家经济增速放缓有关,很多企业倒闭,大量的人失业,裁员、降薪事件也有不少,可以说今年很多人都过上了苦日子。

而这种苦日子还要过多久?这与国家发展密切相关,我们面对着外部势力的不断干扰,外部投资减少让我们一直依靠的外向型经济不能再成为依靠,国内消费萎靡,老百姓没有钱,即便喊破了喉咙还是没钱。

因而国家近几年一直在强调要以内循环为主的双循环经济结构,如今城市建设拉动经济增长已经进入拐点,不仅是房地产市场不景气,同时工业生产过剩的问题也在不断凸显,可以说目前城市中已经很难找到增长点,因而未来布局乡村建设,实现乡村振兴,建设以县域为主体的新型城镇化。

而其中最重要的主体就是发展乡村,激活乡村大市场,实现城乡融合发展,打通生产、分配、交换、消费、土地、资金等市场要素环节,从而实现内循环,提振国家经济。

但是要想实现乡村振兴,单靠农村是很难发展的起来的,因而就要有外来要素推动,其中最重要的就是人才和资金,因而新一轮的“上山下乡”要来了。对于上山下乡相信很多人都了解,这是在特殊年代背景下依照苏联模式解决城市多余劳动力同时进行开垦土地而实行的国家措施。

而现在是为了给乡村建设输送人才和资金,国家鼓励4类人才下乡支持乡村振兴,近期制定了《“我的家乡我建设”活动实施方案》。根据方案,首先就是要组织农民在乡建设,也就是我们在老家的农民为家乡建设出人出力出想法。

而引导下乡参与的四类人分别是:

第一类、倡导大学生到乡建设

此方案提倡让大学生把论文写在大地上,鼓励本乡本土大学生利用寒暑假等假期积极参与家乡建设;鼓励大学生多多宣传推介家乡,鼓励毕业后回村创业、回村任职,用所学来建设自己的家乡。

第二类、动员能人回乡建设

能人返乡必然会给农村带来无限的生机,文件倡导品行好、能力强、有影响力有声望的专业人才回村建设,包括退休干部、退休教师、退休医生等等专业技术人才。其实全国现在有不少这样的地区有退休人才参与家乡建设的,而且很多都发展的非常好,不仅给村民带来了经济效益,更是给村民带来了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富足了村民的精神。

第三类、吸引农民工返乡建设

农村之所以落后,之所以发展不起来主要的原因还是人口流失的问题,没有人的地区想要发展几乎难以成功。目前全国至少有3亿农民工离家离土离乡,这导致了农村的衰败,因而只有吸引农民工返乡,农村留得住人才有发展。农民工相较于一般村民见识广、视野宽、经验多,对家乡假设有不同的想法,如果能够充分挖掘农民工潜力,鼓励农民工在乡创业、就业,那么乡村经济必然会不断繁荣。

第四类、引导企业家入乡建设

农村不仅缺人更缺钱,如果单靠国家财政拨款支持是不现实的,所以要调动社会资金和力量,引导本乡户籍或者从本乡迁出的企业家投身家乡建设,让这些重乡情、善经营的企业家回乡投资办企业,带动一村、一乡发展。

“上山下乡”并不是什么不好的词,新一代的上山下乡其实更多的需要情怀和毅力,我们自己的家乡就要自己建设,我们要自己改变贫穷落后的面貌,家乡以我为傲不如我以家乡为荣。乡村发展好了,农民富裕了,国家自然也就富强了。

亩产万斤优质红薯高产栽培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