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豆立枯病的症状、原因及农药配方详解

惠农大数据2023-08-29161阅读

毛豆立枯病

毛豆立枯病的症状

毛豆立枯病是由真菌引起的一种病害,主要发生在毛豆的生长期间。病害初期,叶片上出现小黄点,随着病情加重,叶片逐渐变黄,干枯,最终萎缩死亡。病害还会导致毛豆的生长受阻,产量大幅下降。

毛豆立枯病的原因

毛豆立枯病的发生与多种因素有关,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病原菌:毛豆立枯病的病原菌是一种真菌,主要通过种子、土壤、残留物等途径传播。

2. 气候条件:高温多湿的气候条件是毛豆立枯病的发生高峰期,尤其是在夏季和雨季。

3. 土壤条件:土壤过于湿润或缺乏养分,会使毛豆的抗病能力下降,易受病害侵袭。

农药配方及使用方法

针对毛豆立枯病,我们可以采用以下农药配方进行防治:

1. 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每亩用量为100克,用水稀释1000倍,喷雾处理。

2. 50%氧化乐果可湿性粉剂:每亩用量为100克,用水稀释1000倍,喷雾处理。

3. 5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每亩用量为100克,用水稀释1000倍,喷雾处理。

使用方法:

1. 在病害初期,每7-10天喷雾一次,连续喷雾2-3次。

2. 在病害严重期,每3-5天喷雾一次,连续喷雾3-4次。

3. 喷雾时应注意均匀喷洒,避免漏喷和重喷,以免影响农作物的生长。

毛豆立枯病是一种常见的病害,对毛豆的生长和产量造成很大的影响。为了防治毛豆立枯病,我们需要注意土壤和气候条件的调节,同时采用合适的农药配方进行喷雾处理。在使用农药时,应注意按照说明书的要求进行使用,避免对环境和人体造成危害。

亩产万斤优质红薯高产栽培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