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菜黑斑病(交链胞)的症状、原因及防治方法
白菜黑斑病(交链胞)
症状描述
白菜黑斑病(交链胞)是由真菌引起的一种病害,主要发生在白菜、芥菜等十字花科蔬菜上。病害初期,叶片上出现小圆形或不规则形状的黑斑,后期黑斑逐渐扩大,形成不规则形状的大斑,斑上有黑色小点,中央部分逐渐干枯,形成白色或灰色的中心。严重时,整个叶片干枯,影响植株生长,降低产量。
病因分析
白菜黑斑病(交链胞)主要是由真菌引起的,病原菌在高温多湿的环境下易于繁殖,而且在土壤中可以长期存活。白菜生长过程中,如果缺乏养分或者受到其他病虫害的侵害,也会增加白菜黑斑病的发生率。
防治方法
1. 种植前消毒:在种植前,可以使用50%的福尔马林水溶液或者1%的漂白粉水溶液对土壤进行消毒处理,以杀死病原菌,减少病害的发生。
2. 合理施肥:白菜生长过程中,需要充足的养分,特别是氮、磷、钾等元素,可以通过施用有机肥或者化肥来增加土壤养分,提高植株的抗病能力。
3. 及时清除病叶:发现病叶后,应及时将其剪除,避免病害扩散。
4. 使用农药:在病害初期,可以使用50%的氧化乐果可湿性粉剂或者50%的多菌灵可湿性粉剂进行喷雾,每隔7-10天喷一次,连续喷3-4次,可以有效地控制病害的发生。
农药配方及使用方法
1. 氧化乐果可湿性粉剂:每公顷用量为75-100克,将药剂兑入水中,每亩用水30-40升,均匀喷洒在植株上。
2. 多菌灵可湿性粉剂:每公顷用量为100-150克,将药剂兑入水中,每亩用水30-40升,均匀喷洒在植株上。
收藏新农网(www.xnongw.com),学习丰富的种植技术!
>> 更多种植问题可发起工单免费咨询专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