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麦混杂退化症状、小麦混杂退化危害、小麦混杂退化防治
小麦混杂退化:症状、危害及防治措施
小麦混杂退化症状
小麦混杂退化是指小麦品种间或同品种不同亚型间的杂交,导致小麦种质资源的丧失和小麦品质的下降。小麦混杂退化的症状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植株高度不一致:混杂后的小麦植株高度不一致,有的高,有的矮,严重影响小麦的产量和品质。
2. 穗型不稳定:混杂后的小麦穗型不稳定,有的穗型紧密,有的穗型松散,严重影响小麦的产量和品质。
3. 穗长不一致:混杂后的小麦穗长不一致,有的穗长短,有的穗长长,严重影响小麦的产量和品质。
4. 营养生长不良:混杂后的小麦营养生长不良,叶片发黄,严重影响小麦的产量和品质。
小麦混杂退化危害
小麦混杂退化对小麦种质资源的丧失和小麦品质的下降造成了严重的危害,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降低小麦产量:混杂后的小麦产量降低,严重影响小麦的经济效益。
2. 降低小麦品质:混杂后的小麦品质下降,严重影响小麦的市场竞争力。
3. 丧失小麦种质资源:混杂后的小麦种质资源丧失,对小麦的长期发展造成了不可逆的损失。
小麦混杂退化防治措施
为了有效防治小麦混杂退化,需要采取以下措施:
1. 选择适宜的种植地点:选择适宜的种植地点,避免不同品种的小麦混杂。
2. 选择优质的种子:选择优质的种子,避免种子混杂。
3. 加强管理:加强小麦的管理,及时发现和处理混杂现象。
4. 使用特效农药:使用特效农药,有效防治小麦混杂退化。
小麦混杂退化特效农药配方
小麦混杂退化特效农药配方如下:
1. 50%氟吡呋喃可湿性粉剂:每亩用量20克,水稀释500倍,喷雾处理。
2. 25%噻虫嗪可湿性粉剂:每亩用量30克,水稀释500倍,喷雾处理。
3. 50%苯醚甲环唑可湿性粉剂:每亩用量20克,水稀释500倍,喷雾处理。
以上三种特效农药可轮换使用,每次间隔7-10天,连续使用3-4次,可有效防治小麦混杂退化。
以上就是新农网介绍的《小麦混杂退化》,如您有更好的见解请在下方留言告诉我们或者关注@农村娃MIC免费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