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麦散黑穗病的症状、危害及防治措施
大麦散黑穗病症状
大麦散黑穗病是由真菌引起的一种病害,主要发生在大麦的穗部。病害初期,穗部出现灰白色霉层,随着病害的发展,霉层逐渐变黑,穗部变得干瘪,颜色变黑,最终导致大量减产。病害还会导致大麦籽粒变小、变形、变色,严重影响大麦的品质。
大麦散黑穗病危害
大麦散黑穗病是大麦的重要病害之一,严重危害了大麦的产量和品质。病害发生后,不仅会导致大量减产,还会影响大麦的品质,降低大麦的商业价值。病害还会导致大麦种子的萌发率下降,影响大麦的种子繁殖。
大麦散黑穗病防治措施
为了防治大麦散黑穗病,我们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1. 种植抗病品种:选择抗病性强的大麦品种进行种植,可以有效降低病害的发生率。
2. 病害监测:及时对大麦进行病害监测,发现病害及时采取防治措施。
3. 清除病残体:及时清除大麦田间的病残体,减少病害的传播。
4. 合理施肥:合理施肥可以增强大麦的抗病能力,降低病害的发生率。
5. 农药防治:在病害发生初期,可以使用特效农药进行防治,有效控制病害的发展。
大麦散黑穗病特效农药配方
大麦散黑穗病的特效农药配方为:50%噻唑酮可湿性粉剂。使用方法为:在病害初期,每亩用药量为75-100克,用水50-100升,喷雾均匀,每隔7-10天喷一次,连续喷3-4次。
以上就是新农网介绍的《大麦散黑穗病》,如您有更好的见解请在下方留言告诉我们或者关注@农村娃MIC免费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