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粱矮花叶病(高粱红条病)的症状、危害、防治措施及特效农药配方
高粱矮花叶病(高粱红条病)症状
高粱矮花叶病,又称高粱红条病,是由真菌引起的病害。病原菌侵入高粱植株后,会在叶片上形成红色或紫色的条纹,随着病情加重,条纹会逐渐扩大,叶片变黄、枯萎、甚至死亡。病菌还会侵入高粱的茎、穗、根等部位,导致高粱生长发育不良,产量大幅下降。
高粱矮花叶病(高粱红条病)危害
高粱矮花叶病(高粱红条病)是高粱的主要病害之一,严重危害高粱的生长发育和产量。病害发生后,高粱的叶片会逐渐枯黄、枯萎,影响光合作用,导致高粱生长发育不良,产量大幅下降。病害还会导致高粱的品质下降,影响高粱的市场价值。
高粱矮花叶病(高粱红条病)防治措施
1. 种植抗病品种:选择抗高粱矮花叶病(高粱红条病)的高粱品种进行种植,可以有效降低病害发生的风险。
2. 合理施肥:高粱矮花叶病(高粱红条病)的发生与高粱的营养状况有关,因此,合理施肥可以提高高粱的抗病能力,减少病害的发生。
3. 喷洒农药:在高粱矮花叶病(高粱红条病)发生初期,可以喷洒有效的农药进行防治。常用的农药有氧菌灵、多菌灵等。
4. 清除病残体:在高粱矮花叶病(高粱红条病)发生后,及时清除病残体,减少病菌的传播和繁殖。
高粱矮花叶病(高粱红条病)特效农药配方
1. 氧菌灵50%可湿性粉剂:每亩用量15-20克,用水50-100升,喷雾处理。
2. 多菌灵50%可湿性粉剂:每亩用量20-30克,用水50-100升,喷雾处理。
3. 甲基硫菌灵50%可湿性粉剂:每亩用量20-30克,用水50-100升,喷雾处理。
以上农药均需按照说明书使用,注意安全使用。
以上就是新农网介绍的《高粱矮花叶病(高粱红条病》,如您有更好的见解请在下方留言告诉我们或者关注@农村娃MIC免费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