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稻稻瘿蚊症状以及防治措施

惠农大数据2023-09-02175阅读

水稻稻瘿蚊症状以及危害

水稻稻瘿蚊是水稻上的一种重要害虫,它的危害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通过吸食水稻汁液,导致水稻生长发育不良,影响产量和品质;二是通过传播病毒,导致水稻出现病害,严重影响水稻的生长和产量。

水稻稻瘿蚊的症状主要表现在水稻叶片上,叶片出现黄化、弯曲、瘤状隆起等症状,严重时会导致叶片变形、卷曲,影响光合作用,进而影响水稻的生长和发育。

水稻稻瘿蚊防治措施

1. 生物防治:利用天敌、寄生性昆虫等生物控制水稻稻瘿蚊的繁殖和传播。

2. 农业措施:采用合理的田间管理措施,如合理施肥、调整种植密度、及时清除杂草等,以提高水稻的抗病能力。

3. 化学防治:使用农药进行防治,但要注意合理使用,避免对环境和人体造成危害。

水稻稻瘿蚊用什么药?

常用的农药有氯氰菊酯、吡虫啉、噻虫嗪等,其中氯氰菊酯是一种高效、低毒、广谱的杀虫剂,对水稻稻瘿蚊有较好的防治效果。

使用氯氰菊酯的方法如下:

1. 在水稻生长期间,每亩用药量为30-40克,用药前要将药剂充分搅拌均匀。

2. 在水稻生长期间,每亩用药量为20-30克,用药前要将药剂充分搅拌均匀。

3. 在水稻生长期间,每亩用药量为10-20克,用药前要将药剂充分搅拌均匀。

使用农药时要注意安全,避免对人体和环境造成危害。

亩产万斤优质红薯高产栽培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