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稻稻秆腐病防治措施及农药配方

惠农大数据2023-09-02139阅读

水稻稻秆腐病症状以及危害

水稻稻秆腐病是一种常见的病害,主要是由真菌引起的。病害主要发生在水稻生长期间,特别是在成熟期后。病害的主要症状是稻秆变黑、变软、变腐,严重的话会导致稻谷减产、品质下降,甚至无法收获。病害还会导致土壤中的有机质流失,影响土壤肥力,对农业生产造成严重的危害。

水稻稻秆腐病防治措施

为了防止水稻稻秆腐病的发生,我们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1.合理施肥:适量施肥可以增强水稻的抗病能力,减少病害的发生。

2.及时清除秸秆:清除秸秆可以减少病菌的滋生,降低病害的发生率。

3.合理浇水:过度浇水会导致土壤过湿,容易滋生病菌,因此要合理控制浇水量。

4.选用抗病品种:选用抗病品种可以减少病害的发生,提高水稻的产量和品质。

水稻稻秆腐病用什么药?

在防治水稻稻秆腐病时,我们可以使用一些农药来进行防治。以下是一种常用的农药配方:

1.药剂: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

2.用量:每亩用量为75-100克。

3.使用方法:将药剂兑入水中,搅拌均匀后喷洒在水稻稻秆上,每次喷洒间隔7-10天,连续喷洒2-3次。

需要注意的是,在使用农药时,要按照说明书上的使用方法进行使用,避免对环境和人体造成危害。

亩产万斤优质红薯高产栽培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