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稻稻直鬃蓟马、稻蓟马、防治措施

惠农大数据2023-09-02176阅读

水稻稻直鬃蓟马(稻蓟马)症状以及危害

水稻稻直鬃蓟马,又称稻蓟马,是水稻上的一种重要害虫。它的危害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导致水稻生长不良。稻蓟马会在水稻的叶片和茎部分吸食汁液,导致水稻生长缓慢,叶片变黄,严重时会出现死亡现象。

2. 影响水稻产量。稻蓟马会在水稻的花序和穗部分吸食汁液,导致花序和穗部分的生长受到影响,从而影响水稻的产量。

3. 传播病害。稻蓟马会在吸食水稻汁液的同时,将病菌带入水稻体内,从而导致水稻感染病害。

稻蓟马的症状主要表现在水稻叶片和茎部分,叶片上会出现黄斑和白斑,茎部分会出现黑斑和腐烂现象。如果不及时采取措施进行防治,稻蓟马的危害会越来越严重。

水稻稻直鬃蓟马(稻蓟马)防治措施

为了有效地防治水稻稻直鬃蓟马,我们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1. 机械防治。可以采用人工捕捉、黄板诱捕等方法,将稻蓟马捕捉或诱杀。

2. 生物防治。可以利用天敌如蜻蜓、蝉、蚂蚁等,对稻蓟马进行生物防治。

3. 化学防治。可以使用农药进行化学防治,但要注意药剂的使用量和使用方法,以免对环境和人体造成危害。

4. 种植抗病品种。可以选择抗病性强的水稻品种进行种植,从而减少稻蓟马的危害。

水稻稻直鬃蓟马(稻蓟马)用什么药?

针对水稻稻直鬃蓟马,我们可以使用以下农药进行防治:

1. 氯氰菊酯。氯氰菊酯是一种常用的杀虫剂,对稻蓟马有较好的防治效果。使用时要注意药剂的浓度和使用方法。

2. 拉脱维尔。拉脱维尔是一种新型的杀虫剂,对稻蓟马有较好的防治效果,且对环境和人体的危害较小。

3. 氟氯氰菊酯。氟氯氰菊酯是一种高效的杀虫剂,对稻蓟马有很好的防治效果,但要注意药剂的使用量和使用方法。

在使用农药进行防治时,要注意药剂的使用量和使用方法,以免对环境和人体造成危害。

亩产万斤优质红薯高产栽培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