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叶夜蛾的症状以及危害

惠农大数据2023-09-03163阅读

摘要:

玉米叶夜蛾是一种常见的玉米害虫,其幼虫会在玉米叶片上进行食害,导致玉米叶片出现大片的白化、脱绿、枯黄等症状,严重影响玉米的生长发育和产量。本文将详细介绍玉米叶夜蛾的症状以及危害,以及如何进行防治。

玉米叶夜蛾的幼虫主要在玉米生长期进行食害,其食害方式为在玉米叶片上钻洞,然后在叶片内部进行食害,导致叶片出现大片的白化、脱绿、枯黄等症状。在严重的情况下,玉米叶片会出现大片的枯死,严重影响玉米的生长发育和产量。

除了对玉米的生长发育和产量造成影响外,玉米叶夜蛾还会对玉米的品质产生影响。由于其幼虫在玉米叶片上进行食害,导致玉米叶片出现大片的白化、脱绿、枯黄等症状,从而影响玉米的品质。

玉米叶夜蛾的防治措施

为了有效地防治玉米叶夜蛾,我们需要采取以下措施:

1. 采用生物防治方法:可以使用一些天敌来控制玉米叶夜蛾的数量,如寄生蜂、天敌昆虫等。

2. 采用物理防治方法:可以使用一些物理方法来控制玉米叶夜蛾的数量,如使用黄色粘板、灯光诱捕器等。

3. 采用化学防治方法:可以使用一些化学药剂来控制玉米叶夜蛾的数量,如氢氧化钙、氯氰菊酯等。

玉米叶夜蛾用什么药?

以下是一种常用的玉米叶夜蛾防治药剂配方:

1. 氯氰菊酯 5% 悬浮剂 1000倍液

2. 氢氧化钙 70% 可湿性粉剂 500倍液

使用方法:

1. 在玉米生长期进行喷洒,每次喷洒间隔7-10天。

2. 每次喷洒时,将药剂充分搅拌均匀,然后使用喷雾器均匀喷洒在玉米叶片上。

3. 喷洒时应注意保护好自己的皮肤和呼吸道,避免药剂对人体造成伤害。

亩产万斤优质红薯高产栽培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