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象的防治:预防胜于治疗
摘要:
玉米象是玉米生产中的一种常见害虫,其危害严重影响着玉米的产量和质量。本文将详细介绍玉米象的防治症状以及危害,防治措施和药物配方及使用方法。
玉米象的防治症状以及危害
玉米象的危害主要表现在玉米的叶片、茎秆和穗部,它们会在玉米植株上产卵,幼虫孵化后会在玉米植株内部啃食,导致玉米植株生长缓慢、叶片变黄、茎秆变薄、穗部受损等。严重的话,会导致玉米减产、质量下降,甚至死亡。
玉米象的防治措施
1. 玉米种植前,对土壤进行消毒处理,减少玉米象的滋生。
2. 种植抗虫品种的玉米,减少玉米象的危害。
3. 在玉米生长期间,及时清除玉米周围的杂草,减少玉米象的栖息地。
4. 定期巡视玉米田,发现玉米象及时采取措施,如手动捕捉、喷洒农药等。
玉米象的防治用什么药?
常用的农药有氯氰菊酯、敌敌畏、乙酰甲胺等。氯氰菊酯是一种高效、低毒、广谱的杀虫剂,可有效防治玉米象。使用时,将氯氰菊酯50%可湿性粉剂50克加入水中,每亩用药量为30-40克,喷洒于玉米植株上部和周围地面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