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粟灰螟、防治、农药
玉米粟灰螟症状以及危害
玉米粟灰螟是玉米上的一种重要害虫,其幼虫主要以玉米叶片为食,严重危害玉米的生长和产量。玉米粟灰螟的危害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破坏玉米叶片:玉米粟灰螟的幼虫会在玉米叶片上钻洞,导致叶片变黄、枯萎,严重时会影响玉米的光合作用,降低玉米的产量。
2. 传播病害:玉米粟灰螟会在钻洞的同时,将病菌带入玉米植株内部,导致玉米植株感染病害,影响玉米的生长和产量。
3. 影响玉米品质:玉米粟灰螟的幼虫会在玉米叶片上留下大量的粪便和蛛丝,影响玉米的品质和口感。
玉米粟灰螟防治措施
为了有效防治玉米粟灰螟的危害,我们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1. 坚持清洁田间:定期清理田间杂草和残留物,减少玉米粟灰螟的栖息地。
2. 使用黄板诱捕:在玉米田间设置黄色粘板,吸引玉米粟灰螟飞来粘住,起到诱捕和监测的作用。
3. 使用生物防治:可以使用一些天敌如寄生蜂、天牛等来控制玉米粟灰螟的数量。
4. 使用化学防治:可以使用一些有效的农药来控制玉米粟灰螟的数量,但要注意药剂的使用量和使用方法,避免对环境和人体造成危害。
玉米粟灰螟用什么药?
常用的玉米粟灰螟防治药剂有氯氰菊酯、吡虫啉、苯酚甲酸酯等。氯氰菊酯是一种高效、低毒、广谱的杀虫剂,可以有效控制玉米粟灰螟的数量。
使用氯氰菊酯的方法如下:
1. 在玉米叶片上喷洒药液,每亩用药量为30-40毫升。
2. 在玉米田间设置喷雾器,对玉米田进行全面喷雾,每亩用药量为1000-1500毫升。
3. 注意药剂的使用量和使用方法,避免对环境和人体造成危害。
玉米粟灰螟是一种严重危害玉米生长和产量的害虫,我们可以采取多种防治措施来控制其数量,其中使用化学防治药剂是一种有效的方法,但要注意药剂的使用量和使用方法,避免对环境和人体造成危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