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粱短额负蝗的症状以及危害

惠农大数据2023-09-03218阅读

摘要:

高粱短额负蝗是一种常见的农业害虫,它会在高粱生长期间大量繁殖,导致高粱叶片被啃食,严重影响高粱的生长和产量。本文将详细介绍高粱短额负蝗的症状和危害,以及如何防治和使用药物。

症状和危害:

高粱短额负蝗的成虫体长约6毫米,身体呈灰褐色,翅膀透明,前翅有黑色斑点。幼虫体长约10毫米,身体呈淡黄色,头部呈黑色。高粱短额负蝗主要在高粱生长期间出现,它们会啃食高粱叶片,导致叶片出现白色斑点和脱落,严重影响高粱的生长和产量。

防治措施:

1. 机械防治:在高粱生长期间,定期检查高粱叶片,将发现的高粱短额负蝗手动捕捉并销毁。

2. 生物防治:可以使用一些天敌来控制高粱短额负蝗的数量,如寄生蜂、蚜茧蜂等。

3. 化学防治:可以使用一些农药来控制高粱短额负蝗的数量,如敌敌畏、氧乐果等。

药物使用方法:

1. 敌敌畏:每亩用量为25克,用水50升稀释后喷洒在高粱叶片上。

2. 氧乐果:每亩用量为50克,用水50升稀释后喷洒在高粱叶片上。

注意事项:使用农药时要注意安全,穿戴好防护服和口罩,避免直接接触农药。

亩产万斤优质红薯高产栽培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