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稻负泥虫防治措施及农药配方
水稻负泥虫症状以及危害
水稻负泥虫是水稻上的一种重要害虫,它的危害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导致水稻生长发育不良,影响产量和品质。
2. 使水稻叶片变黄、枯萎,严重时会导致水稻死亡。
3. 降低水稻的抗病能力,易受病害侵袭。
4. 影响水稻的生态环境,破坏生态平衡。
水稻负泥虫防治措施
1. 采用生物防治方法,如引入天敌、增加蜘蛛等。
2. 采用物理防治方法,如利用灯光诱捕、人工捕杀等。
3. 采用化学防治方法,如使用农药进行喷洒。
4. 加强田间管理,及时清理杂草、病虫害等。
水稻负泥虫用什么药
常用的农药有敌敌畏、氧化乐果、氯氰菊酯等。敌敌畏是一种高效、广谱、低毒的杀虫剂,可有效防治水稻负泥虫。使用方法如下:
1. 在水稻生长期间,每隔7-10天喷洒一次敌敌畏。
2. 每次喷洒的药剂量为每亩50-75克。
3. 喷洒时应注意保护好自己的皮肤和呼吸道,避免误食。
防治水稻负泥虫需要采取综合措施,既要注意田间管理,又要采用适当的防治方法,才能有效地控制害虫的危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