稻区矮株防治措施农药配方

惠农大数据2023-06-1531阅读

稻区“矮株”症状以及危害

稻区“矮株”是指水稻生长过程中,由于某些原因导致植株高度矮小,严重影响水稻产量和品质。矮株症状主要表现为植株高度矮小,叶片短小,叶色黄绿,叶片卷曲,穗粒少而小,产量低下。矮株病害的危害主要表现在影响水稻的产量和品质,严重的话还会导致水稻死亡。

稻区“矮株”防治措施

1.合理施肥:在水稻生长过程中,合理施肥是防治矮株病害的重要措施。应根据土壤肥力和水稻生长需要,合理施用氮、磷、钾等营养元素,保证水稻生长的需要。

2.加强田间管理:在水稻生长过程中,加强田间管理也是防治矮株病害的重要措施。应及时清除杂草,保持田间通风透气,及时排水,保持田间湿度适宜。

3.选用抗矮株品种:在水稻种植过程中,选用抗矮株品种也是防治矮株病害的重要措施。应选用抗矮株品种,提高水稻的抗病能力,减少病害的发生。

稻区“矮株”用什么药?

1.多菌灵:多菌灵是一种广谱杀菌剂,对多种病原菌都有较好的防治效果。在防治矮株病害中,可选用多菌灵进行喷洒,每亩用量为50-75克。

2.敌草快:敌草快是一种除草剂,对水稻的伤害较小,同时也具有一定的防治矮株病害的效果。在防治矮株病害中,可选用敌草快进行喷洒,每亩用量为30-50克。

3.福美双:福美双是一种杀菌剂,对水稻的病害有较好的防治效果。在防治矮株病害中,可选用福美双进行喷洒,每亩用量为50-75克。

以上三种药物均可与水混合后喷洒,每次喷洒间隔时间为7-10天,连续喷洒2-3次。

提醒广大农民朋友,在使用农药时应严格按照说明书的要求进行使用,避免对环境和人体造成危害。

亩产万斤优质红薯高产栽培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