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稻空秕粒的症状、危害及防治措施
水稻空秕粒症状以及危害
水稻空秕粒是指水稻籽粒中心部分空心,没有胚乳,只有一层薄膜包裹着。这种情况会导致水稻产量下降,品质下降,严重的话还会影响农民的经济收益。水稻空秕粒的症状主要表现为:水稻籽粒中心部分空心,没有胚乳,只有一层薄膜包裹着,外观呈现白色或黄色。水稻空秕粒的危害主要表现为:降低水稻产量,影响水稻品质,严重的话还会影响农民的经济收益。
水稻空秕粒防治措施
1. 合理施肥:水稻空秕粒的发生与土壤肥力有关,因此合理施肥是预防水稻空秕粒的重要措施之一。在施肥时,应根据土壤肥力状况和水稻生长期的需要,科学施肥,避免过量施肥。
2. 控制病虫害:水稻空秕粒的发生与病虫害有关,因此控制病虫害也是预防水稻空秕粒的重要措施之一。在生长期间,应及时发现并控制水稻病虫害,避免病虫害对水稻的危害。
3. 合理管理水田:水稻空秕粒的发生与水田管理有关,因此合理管理水田也是预防水稻空秕粒的重要措施之一。在生长期间,应合理管理水田,保持水田的湿润度和通风性,避免水田出现积水和缺氧现象。
水稻空秕粒用什么药?
1. 甲基托布津:甲基托布津是一种高效、低毒、广谱的杀菌剂,对水稻空秕粒有一定的防治效果。使用方法:每亩用量为50-75克,用药前应将药剂充分溶解,均匀喷洒在水稻上。
2. 恶霉灵:恶霉灵是一种高效、低毒、广谱的杀菌剂,对水稻空秕粒有一定的防治效果。使用方法:每亩用量为50-75克,用药前应将药剂充分溶解,均匀喷洒在水稻上。
3. 氯氰菊酯:氯氰菊酯是一种高效、低毒、广谱的杀虫剂,对水稻空秕粒的防治也有一定的效果。使用方法:每亩用量为50-75克,用药前应将药剂充分溶解,均匀喷洒在水稻上。
预防水稻空秕粒的关键是合理施肥、控制病虫害和合理管理水田。在防治水稻空秕粒时,可以选择甲基托布津、恶霉灵和氯氰菊酯等药剂进行防治。在使用药剂时,应注意药剂的使用方法和用量,避免对环境和人体造成危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