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稻“顶盖”症状以及危害
摘要:
水稻“顶盖”是一种常见的病害,其症状主要表现为稻穗顶端出现白色或黄色的病斑,严重时会导致稻穗不育或减产。本文将详细介绍水稻“顶盖”的症状及危害,并提供有效的防治措施和药物配方。
水稻“顶盖”是由真菌感染引起的病害,主要发生在水稻的开花期和结实期。病害初期,稻穗顶端出现白色或黄色的小斑点,随着病情加重,斑点逐渐扩大,形成白色或黄色的病斑,严重时会导致稻穗不育或减产。水稻“顶盖”还会影响稻米的品质,使其变得不适合食用。
为了有效防治水稻“顶盖”,我们需要采取以下措施:
1.合理施肥:适量施肥可以增强水稻的抗病能力,减少病害的发生。
2.及时清除病株:发现病株后,应及时将其清除,避免病害扩散。
3.喷洒药剂:可以使用有效的药剂进行喷洒,如三唑酮、氧化锰等。
药剂配方如下:
三唑酮 50%可湿性粉剂 30克/亩,或氧化锰 70%可湿性粉剂 30克/亩,加入适量的水稀释后,均匀喷洒在水稻叶面和稻穗上。
需要注意的是,药剂的使用应该在早晨或傍晚进行,避免高温时喷洒,以免对水稻造成伤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