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稻穗期大螟症状以及危害

惠农大数据2023-06-1527阅读

水稻穗期大螟症状以及危害

水稻穗期大螟是水稻上的一种重要害虫,它的危害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破坏水稻穗部:水稻穗期大螟会在水稻穗部产卵,幼虫孵化后会在穗部内部啃食,导致穗部受损,影响水稻的产量和品质。

2. 影响水稻生长发育:水稻穗期大螟的幼虫会在水稻叶片上啃食,导致叶片受损,影响水稻的光合作用和营养吸收,从而影响水稻的生长发育。

3. 传播病害:水稻穗期大螟会在水稻穗部产卵,同时也会传播一些病害,如白叶枯病等。

水稻穗期大螟防治措施

为了有效地防治水稻穗期大螟,我们可以采取以下几个措施:

1. 建立防治体系:在水稻生长期间,要定期巡查水稻田,及时发现水稻穗期大螟的危害,采取相应的防治措施。

2. 生物防治:可以利用一些天敌,如寄生蜂、捕食性昆虫等,对水稻穗期大螟进行生物防治。

3. 化学防治:可以使用一些有效的药剂进行化学防治,如氯氰菊酯、吡虫啉等。

水稻穗期大螟药剂用什么药?

氯氰菊酯是一种常用的水稻穗期大螟药剂,其配方为氯氰菊酯10%乳油,使用方法如下:

1. 在水稻穗期大螟发生的初期,使用氯氰菊酯10%乳油进行喷雾,每亩用药量为50-75毫升。

2. 在喷雾时,要注意药液均匀喷洒到水稻穗部,以达到最佳的防治效果。

3. 在使用药剂时,要注意保护好自己的身体,避免药剂对人体造成伤害。

亩产万斤优质红薯高产栽培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