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稻纹枯病孕穗期防治措施
水稻纹枯病孕穗期症状以及危害
水稻纹枯病是一种常见的水稻病害,孕穗期是其易发期。病害初期,叶片上出现黄色或白色的小斑点,随着病情加重,斑点逐渐扩大,形成长条状或不规则形状的黄色或白色条纹,最终叶片枯死。在孕穗期,病害会导致水稻穗部变形、减产,严重时甚至会导致水稻死亡。
水稻纹枯病的危害不仅仅是对水稻产量的影响,还会导致水稻品质下降,影响农民的经济收益。
水稻纹枯病孕穗期防治措施
1. 种植抗病品种:选择抗病性强的水稻品种进行种植,可以有效降低水稻纹枯病的发生率。
2. 合理施肥:保证水稻充足的营养,增强水稻的抗病能力。
3. 喷洒药剂:在孕穗期及时喷洒药剂,可以有效控制水稻纹枯病的发生。常用的药剂有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50%氧化乐果可湿性粉剂等。
4. 清除病源:及时清除病害部位,减少病害的传播。
水稻纹枯病孕穗期用什么药?
常用的药剂有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50%氧化乐果可湿性粉剂等。以下是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的配方和使用方法:
配方: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10克/桶,水10升。
使用方法:将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溶解在水中,搅拌均匀后,用喷雾器均匀喷洒在水稻叶面上,每亩用药量为20克,每隔7-10天喷洒一次,连续喷洒2-3次。
通过以上防治措施,可以有效控制水稻纹枯病在孕穗期的发生,保障水稻的产量和品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