谷子叶甲危害及防治措施
摘要:
谷子叶甲是一种常见的农业害虫,其危害主要表现为咬食作物叶片,导致作物生长受阻、产量下降等问题。本文将从谷子叶甲的原因分析、防治措施、药物配方和使用方法等方面进行详细描述,帮助农民更好地应对谷子叶甲的危害。
谷子叶甲原因分析
谷子叶甲主要分布在我国南方地区,其危害主要发生在夏季。谷子叶甲的繁殖速度较快,一般在5-6月份开始繁殖,到7-8月份达到高峰期。谷子叶甲主要以谷子、玉米、高粱等为食,其危害主要表现为咬食作物叶片,导致作物生长受阻、产量下降等问题。
针对谷子叶甲详细描述防治措施
1.物理防治:在作物生长期间,及时清除杂草、病虫害等,保持作物周围环境清洁卫生,减少谷子叶甲的滋生和繁殖。
2.化学防治:使用农药进行喷洒,可选用氯氰菊酯、吡虫啉等农药进行防治。使用农药时要注意剂量和使用方法,避免对环境和人体造成危害。
3.生物防治:可选用寄生性天敌进行防治,如蜘蛛、蚜茧蜂等。
谷子叶甲用什么药?
1.氯氰菊酯:氯氰菊酯是一种广谱杀虫剂,对谷子叶甲有较好的防治效果。使用时,可将氯氰菊酯50%可湿性粉剂按照每亩用量20-30克进行喷洒。
2.吡虫啉:吡虫啉是一种新型杀虫剂,对谷子叶甲有较好的防治效果。使用时,可将吡虫啉25%水分散粒剂按照每亩用量20-30克进行喷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