稻大螟对水稻的危害及防治措施

惠农大数据2023-06-1524阅读

摘要:

稻大螟是水稻上的一种重要害虫,其危害主要表现为叶片被咬食、叶鞘被啃食、幼苗被蛀食等,严重影响水稻的生长发育和产量。本文将从稻大螟对水稻的危害原因、详细描述防治措施以及农药配方和使用方法等方面进行分析和介绍。

稻大螟对水稻的危害原因分析:

稻大螟是一种多年生害虫,其危害主要是通过幼虫对水稻的叶片、叶鞘和幼苗进行咬食、啃食和蛀食等方式造成的。在水稻生长期间,稻大螟的危害主要分为两个阶段:一个是幼苗期,一个是拔节期。在幼苗期,稻大螟主要以蛀食幼苗为主,导致幼苗生长缓慢、叶片变黄、叶鞘变白等现象;在拔节期,稻大螟主要以咬食叶片和叶鞘为主,导致叶片变黄、叶鞘变白、叶片卷曲等现象,严重影响水稻的生长发育和产量。

针对稻大螟对水稻的危害详细描述防治措施:

1. 生物防治:可以利用天敌、寄生性昆虫等生物防治稻大螟,如利用寄生性蜂类、蜘蛛等天敌控制稻大螟的数量。

2. 农业措施:可以采用轮作、深耕、间作等农业措施,减少稻大螟的危害。

3. 化学防治:可以使用农药进行化学防治,如使用氯氰菊酯、吡虫啉等农药进行喷洒,有效控制稻大螟的数量。

稻大螟对水稻的危害用什么药?

1. 氯氰菊酯:氯氰菊酯是一种常用的杀虫剂,对稻大螟有较好的防治效果。使用时应注意按照说明书的剂量进行喷洒,避免过量使用。

2. 吡虫啉:吡虫啉是一种新型的杀虫剂,对稻大螟有较好的防治效果。使用时应注意按照说明书的剂量进行喷洒,避免过量使用。

农药配方和使用方法:

1. 氯氰菊酯的配方:氯氰菊酯50%可湿性粉剂,每公顷用量为75-100克,用水50-100升,均匀喷洒在水稻上。

2. 吡虫啉的配方:吡虫啉10%水乳剂,每公顷用量为50-75毫升,用水50-100升,均匀喷洒在水稻上。

TAGS:

稻大螟、水稻、危害、防治、农药、化学防治、生物防治、农业措施

亩产万斤优质红薯高产栽培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