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椰菜短额负蝗:症状、原因及防治方法详解
症状
花椰菜短额负蝗是一种常见的害虫,主要危害花椰菜、甘蓝等十字花科蔬菜。其幼虫体型较小,身体呈淡黄色,头部呈黑色,背部有黑色斑点,成虫体型较大,身体呈灰褐色,翅膀呈灰色。花椰菜短额负蝗的危害主要表现在花椰菜的叶片上,叶片上会出现一些小的白色斑点,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些斑点会逐渐扩大,形成大片的白斑,严重时会导致花椰菜的叶片变黄、枯萎、死亡。
原因分析
花椰菜短额负蝗主要在春季和秋季出现,这是因为这两个季节气温适宜,花椰菜等蔬菜生长迅速,为花椰菜短额负蝗提供了充足的食物来源。花椰菜短额负蝗也喜欢在潮湿的环境中生长繁殖,因此在潮湿的环境中种植花椰菜等蔬菜容易引起花椰菜短额负蝗的大量繁殖。
防治方法
1.物理防治:在花椰菜等蔬菜种植区域周围设置黄色粘虫板,吸引花椰菜短额负蝗,然后将粘虫板上的花椰菜短额负蝗清除掉。也可以在花椰菜等蔬菜种植区域周围设置灯光,吸引花椰菜短额负蝗,然后将其捕捉。
2.生物防治:可以使用花椰菜短额负蝗的天敌——瓢虫进行防治。瓢虫是花椰菜短额负蝗的天敌,可以有效地控制花椰菜短额负蝗的数量。
3.化学防治:可以使用杀虫剂进行防治。常用的杀虫剂有氧氟沙星、氯氰菊酯等。使用杀虫剂时应注意按照说明书的使用方法进行使用,避免对环境造成污染。
农药配方
1.氧氟沙星:每公顷用量为10-15克,用水稀释后喷洒在花椰菜等蔬菜的叶片上。
2.氯氰菊酯:每公顷用量为20-30克,用水稀释后喷洒在花椰菜等蔬菜的叶片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