韭菜跳盲蝽病:原因、症状及防治方法详解
韭菜跳盲蝽病的原因
韭菜跳盲蝽病是由韭菜跳盲蝽(学名:Lycorma delicatula)引起的一种病害。这种盲蝽虫是一种外来入侵害虫,最初来自中国,后传入美国、欧洲和亚洲其他地区。它们以韭菜为食,会在韭菜上产卵,卵孵化后的幼虫会吸食韭菜汁液,导致韭菜叶片出现黄斑、枯萎、卷曲等症状,严重影响韭菜的生长和产量。
韭菜跳盲蝽病的症状
韭菜跳盲蝽病的症状主要表现为韭菜叶片出现黄斑、枯萎、卷曲等症状,严重时会导致韭菜的生长受阻,产量减少。韭菜跳盲蝽还会在韭菜上产卵,卵孵化后的幼虫会吸食韭菜汁液,导致韭菜叶片出现凹陷、变形等症状。
韭菜跳盲蝽病的防治方法
1. 机械防治:在韭菜生长期间,定期检查韭菜叶片,将发现的韭菜跳盲蝽及其卵和幼虫手动捕捉并摧毁。
2. 生物防治:利用天敌控制韭菜跳盲蝽的数量。目前已有一些天敌被证明对韭菜跳盲蝽有较好的控制效果,如寄生蜂、蚜茧蜂等。
3. 化学防治:使用农药进行防治。常用的农药有氯氰菊酯、吡虫啉等。使用时应按照说明书的要求进行使用,注意安全。
针对症状的农药配方
1. 韭菜叶片出现黄斑、枯萎、卷曲等症状时,可使用氯氰菊酯进行喷洒。氯氰菊酯的使用浓度为1000倍液,每隔7-10天喷洒一次,连续喷洒2-3次。
2. 韭菜叶片出现凹陷、变形等症状时,可使用吡虫啉进行喷洒。吡虫啉的使用浓度为1500倍液,每隔7-10天喷洒一次,连续喷洒2-3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