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蒜黑腐小菌核病:病因、症状、防治措施详解
病因
大蒜黑腐小菌核病是由真菌病原体引起的一种病害,主要发生在大蒜、洋葱等植物上。病原菌主要通过种子、土壤、残根等途径传播,高温多湿的环境是其发病的主要条件。大蒜种植过程中的不合理管理也会增加病害的发生。
症状
大蒜黑腐小菌核病的症状主要表现为叶片出现黄化、枯死、腐烂等现象,同时还会出现小菌核,这是由于病原菌在植物体内形成的一种菌核。当病害严重时,植株会出现死亡现象,严重影响产量和品质。
防治措施
1. 种植前期:选择健康的种子,进行消毒处理,同时加强土壤管理,保持土壤透气性和排水性,避免过度施肥和过度浇水。
2. 种植中期:及时清除病株和残根,保持田间通风,避免高温多湿的环境,同时进行适当的病害防治。
3. 病害防治:可采用化学防治和生物防治相结合的方法。化学防治可选用氧化乐果、多菌灵等农药进行喷洒,生物防治可选用拮抗菌等生物制剂进行喷洒。
农药配方
1. 氧化乐果:每亩用量为50-75克,用水稀释后喷洒,每次间隔7-10天,连续喷洒2-3次。
2. 多菌灵:每亩用量为50-75克,用水稀释后喷洒,每次间隔7-10天,连续喷洒2-3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