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稻长腿水叶甲:症状、原因、防治方法详解

惠农大数据2023-08-12131阅读

症状

水稻长腿水叶甲是一种常见的水稻害虫,其幼虫主要以水稻叶片为食,造成叶片被啃食后出现不规则的斑点,严重时可导致叶片枯黄、干枯。受害的水稻植株会出现长腿现象,即茎秆变细,高度增加,叶片变小,严重时会影响水稻的生长发育,降低产量。

原因

水稻长腿水叶甲主要在水稻生长期间出现,其繁殖速度较快,一般在6-7月份为害最为严重。其主要原因是水稻田间环境的不良,如土壤肥力不足、水分不足、气候干燥等,这些因素会导致水稻植株生长不良,从而影响其抵抗力,易受到害虫的侵袭。

防治方法

1. 保持田间环境卫生:及时清除田间杂草,保持田间通风透气,避免水稻植株生长不良。

2. 合理施肥:及时施肥,保证水稻植株的养分供应,增强其抵抗力。

3. 喷洒农药:在水稻生长期间,定期喷洒杀虫剂,如敌敌畏、氧化乐果等,可有效控制水稻长腿水叶甲的繁殖。

4. 生物防治:可利用天敌如蜻蜓、蝉、蚂蚁等,对水稻长腿水叶甲进行生物防治,减少对水稻的危害。

农药配方

1. 敌敌畏:每亩用量为50-75克,用水50-75升,喷洒时应均匀喷洒在水稻叶片上。

2. 氧化乐果:每亩用量为50-75克,用水50-75升,喷洒时应均匀喷洒在水稻叶片上。

3. 拉莫三嗪:每亩用量为30-50克,用水50-75升,喷洒时应均匀喷洒在水稻叶片上。

亩产万斤优质红薯高产栽培技术